“多亏你们帮忙,无人机要是掉下来砸到人可就危险了!”近日,沙石镇居民李女士将一面印有“人民消防为人民 失而复得暖人心”的锦旗送到章贡区消防救援大队。原来,5月16日,李女士操作无人机时不慎失控,设备最终卡在交警大队办公楼顶的避雷针上。正在附近开展训练的消防员见状,立即架设拉梯,仅用8分钟便将无人机安全取回。这一暖心举动,正是章贡区消防救援大队践行“群众身边无小事”理念的生动写照。
实战为要:以硬核本领守护万家灯火
在章贡区消防救援大队的字典里,“人民至上”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次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每一次生死关头的专业担当。
2024年8月12日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章贡区双桥村,暴涨的河水瞬间切断道路,12名群众被困孤岛,其中包括6名儿童。随着天色渐暗、气温降低,多名被困人员因寒冷全身颤抖,情况万分危急。
“一分队立即架设六米拉梯搭建桥梁,二分队设置安全员和观察哨!”大队指导员吴修珍到场后临危不乱,迅速研判现场形势。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带头跳入湍急的洪水中,与四名队员组成人墙,用身体稳固拉梯,在汹涌的水流中筑起一道“生命通道”。一个、两个、三个……在队员们有力的臂膀支撑下,被困群众依次通过这道特殊的“人桥”。当最后一名儿童被安全转移时,吴修珍和队员们的双腿早已被浸湿得失去知觉,但他们的眼神依然坚定如初。
这样的硬核救援能力,源于大队“练为战、战必胜”的日常锤炼。创新开展“全灾种、全要素”实战演练,实现“5分钟到场、10分钟控场”的快速响应目标。在章贡区,无论是高楼救援还是水域抢险,这支“火焰蓝”队伍总能以专业素养化险为夷。
近三年来,大队累计处置各类警情4700起,营救被困群众91人。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火焰蓝”用热血书写的平安答卷。
为民而生:将温情服务延伸到街头巷尾
在章贡区消防救援大队,“为人民服务”不仅是职责使命,更是刻进骨子里的本能。无论是否身着“火焰蓝”,队员们始终将守护群众安全视为己任。
2024年10月的一个傍晚,消防员刘观禄在休假前往火车站的途中,突然发现一位老人晕倒在地、失去意识。凭借专业素养,他立即上前查看情况,确认老人无正常呼吸,迅速展开急救。作为取得应急救援证的专业人员,他沉着冷静地为老人实施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同时指挥周边路人拨打120并维持现场秩序。经过近5分钟的紧急施救,老人终于恢复意识。直到120救护车赶到,刘观禄详细向医护人员说明急救过程后,才悄然离开现场。
“当时什么都没想,就觉得自己必须上。”事后面对同事们的称赞,刘观禄这样说道。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全体章贡消防人的共同信念。
这样的暖心故事在章贡区不断上演。大队坚持“专业救援+志愿服务”双轮驱动,鼓励全体指战员考取应急救援证,定期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活动,将专业救援技能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能力。
从火场逆行的英勇无畏,到街头巷尾的暖心守护,章贡区消防救援大队用实际行动证明:人民消防为人民,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