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聚焦“全域视野、全面覆盖、全时问效”,在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全覆盖、到末梢、抓长效上狠下功夫,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坚持全域视野,确保生产经营单位底数清、责任明。起底摸排明底数。在全市集中组织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摸底,以网格为单位逐户实地走访摸排,全面摸清生产经营单位底数。依托现有信息化系统,试点推行生产经营主体“一张图”,按照行业类别、所属片区、经营状态、规模大小等进行分类,定点标记,推动提高安全监管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明晰责任除盲区。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和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等文件要求,组织逐一梳理明确每个网格内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直接监管责任部门,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监管责任清单,强化协同联动。建立机制抓长效。组织市场主体登记管理部门与各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互通生产经营单位登记、注销等信息,结合网格化日常监管排查,动态更新生产经营单位底数和监管责任清单,及时消除监管盲区漏洞。
坚持全面覆盖,做到网格细分监管重实用、见实效。持续深化综合网格监管,及时消除群众身边隐患。坚持简单、实用原则,深入研判、细化完善各类致灾风险隐患排查清单,推动基层网格照单巡检,拉网式排查,及时消除群众身边隐患。实施“吹哨报到”机制,对日常巡检屡督不改及突出问题,派单督办,各级安委会办公室跟进落实,确保闭环整改到位。强力推进企业网格监管,提升企业自我管理水平。创新建立实操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安全生产教育实训基地,引进VR、模拟实操设备等先进装备。通过开展实操培训,将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等关键人培养为专业素养强的企业网格安全员、内训师,进一步提升企业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抓紧抓实专属网格监管,实施精细化诊断帮扶。以448家风险程度高、专业性强的企业为主体对象,融合纳入专属网格,组织专家逐一开展“审计式”诊断服务,查深查透问题隐患,指导企业建立常态化防控机制,并定期开展指导帮扶,确保安全风险可控在控。
坚持全时问效,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到岗位、到末梢。动态研判风险常提醒。结合历年事故和季节性风险特点,每月组织研判安全风险,编发《安全风险形势分析报告》,市政府每月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针对性安排部署,有力提升“网格化”监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紧盯重点行业常督导。统筹13个重点部门、17个行业领域,紧盯不安全因素、不放心环节,直插一线,严督细查,将压力有效传导到企业、到岗位、到末梢。分领域制作《典型问题警示片》,在全市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推进会上播放,强化警示和指导。用好事故案例常警示。建立事故警示机制,每月分析全市生产安全事故,针对性研究整改措施,通报全市吸取教训。建立“以案明责”机制,通过分析各地事故案例追责情况,明晰压实各方安全责任,已发布专刊2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