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这根燃气软管已裂,继续使用后果严重。”11月15日,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应急管理局牵头,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商务、城管、消防等七部门,成立专项检查组,在全区开展燃气消防“扫街”行动。执法干部不再只开罚单,而是蹲下身指出安全隐患,化身“安全辅导员”,用现场讲解把检查转化为一次直抵心坎的安全课堂。
一根软管背后的“风险可视化”课堂
灶火正旺,香气弥漫。联合检查组到来时,店主李老板正在煮面。区应急管理局的执法员老张没有打断他生意,而是静静观察。待一碗面出锅,老张才微笑着上前。
“李老板,生意不错。方便看看您这灶具下面的燃气软管吗?”
李老板擦了擦手,连声说“可以可以”。老张蹲下身,手机电筒的光打在连接处。“您看,”他指着那段橡胶软管,“这里颜色已经变黄发硬,摸上去没有一点弹性了,再仔细看,上面还有几道细微的裂纹。”
他并没有直接命令“必须更换”,而是从工具包里拿出一段全新的金属波纹管,和李老板店里的旧软管放在一起对比。
“您摸摸看,这个金属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橡胶管一般18个月就得检查更换,它老化后特别脆,万一灶头温度过高或者被不小心碰到,很容易裂开漏气。”老张的声音平和而坚定,“煤气泄漏闻不到是最大的危险,咱们这店面连着住家,后厨杂物又多,可马虎不得。”
李老板原本以为要挨罚,紧张的心情松弛下来,他摸了摸两根管子,恍然大悟:“哎呀,真是!天天用也没注意,您这一对比就全明白了。现在马上就换!”
一条“生命通道”的即时疏通
联合检查组穿过忙碌的厨房,来到后门疏散通道。只见本应畅通的通道被几箱食用油和一袋袋摞起的面粉堵得只剩一条窄缝。
郧阳区消防救援大队的王队长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他并没有高声训斥,而是拿出执法记录仪,一边拍摄一边对闻讯赶来的店主陈大姐说:“陈老板,您过来看一下。咱们换个角度想,如果现在厨房突然起火,浓烟滚过来,您和您的员工往这里跑,这些油和面粉会变成什么?”
陈大姐一时语塞。
王队长接着说:“它们首先是障碍物,耽误您逃生的黄金时间。更危险的是,面粉遇明火可能会爆炸,食用油会猛烈燃烧,这条‘生命通道’瞬间就会变成‘危险通道’。安全不是应付检查,是给您自己和家人买的保险啊。”
话音刚落,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老李已经动手帮忙搬开了一箱油:“大姐,咱们一起动手,现在就清出来。地方清爽了,您心里也踏实,对不对?”
陈大姐脸上露出愧疚又感激的神情,立刻招呼店员:“快!快都来帮忙,把这里彻底清理干净!以后这里绝对不能再堆东西了!”
十堰市郧阳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事后总结道:“这种‘场景化’的检查方式,效果往往比单纯开具罚单更好。我们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唤醒责任主体自身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成为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管理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