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镇江市“规范外文标识 提升城市形象”系列公益活动启动,“镇江市公共场所外文标识规范小程序”上线运行。省外办党组成员、省友协副会长钱文华,镇江副市长潘早云出席启动仪式。
近年来,在镇江工作、学习、生活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但城市公共场所的外文标识还不够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对外开放的形象。为解决这一问题,镇江市外办决定联合各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规范外文标识 提升城市形象”系列公益活动,此项活动将一直延续到今年年底。
据介绍,“镇江公共场所外文标识规范小程序”有多个入口,可分别通过镇江市“镇合意”APP、镇江外事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扫码等途径进入小程序。镇江市民们发现不规范外文标识后,可通过该小程序随手拍照,及时上传,帮助相关单位和部门于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为了鼓励市民参与,镇江市外办每月将会评选出“随手拍达人”,并且给予一定奖励。潘早云指出,希望各方面应持续给予关心支持,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携手努力让每一块外文标识“译得准、标得对、立得住”,让美丽家园镇江展现更加精准别致的“国际范”。
省外办党组成员、省友协副会长钱文华在活动现场表示: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开放大省,在规范公共场所外文标识这项工作中镇江打响了全省“头炮”。他寄语镇江能积累先行先试经验,不断提升“国际范”,为其他城市当好“样板”。
此外,《镇江市公共场所标识外文译写指导手册》将于今年9月份正式出台,有英文、日文、韩文三个版本,里面收录了1500多条常用标识的外文翻译写范例,涵盖道路交通、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医疗卫生和邮政电信等多个领域,为规范外文标识活动提供参考。镇江市外办还将不定期组织志愿者赴相关公共场所进行集中走访,提供现场翻译和校对服务。
据镇江市外办负责人介绍,公共场所外文标识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启动这次活动,就是按照镇江市委、市政府“打造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在全省率先开展的一次创新尝试。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让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更具亲和力、更有“国际范”。
本次公益活动还召集了以高校学生、酒店及景区工作人员为代表的外文规范标识志愿者,他们将赴相关公共场所进行集中走访,推广“公共场所外文标识规范小程序”。同时,提供现场翻译和校对服务。来自丹麦的江苏大学留学生沈佩妮欣喜地表示,自己既是这个公益活动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在镇江生活了3年,相信以后在镇江生活更方便、更亲切。”(笪俊杰 谭艺婷 )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