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

一粒小酒曲一篇大文章

2023-11-22 21:03:05    来源:中国应急安全网    

邓贵环

精美的袋子里,装着一粒粒圆圆的甜酒曲,玲珑而莹润。秭归非遗小院一家卖酒曲的店铺里,店主向亮亮给我介绍了数款用这些甜酒曲做出来的甜酒。每一款都可以品尝。一双竹筷,夹起一小块,放进嘴里,味蕾瞬间苏醒,满口生津。小时候吃过的那种清甜芬芳的滋味开始在舌尖缠绕。抿一抿,略有Q弹,绵而不烂。这是我喜欢的味道,令人魂牵梦萦的味道。

看我喜欢,向亮亮给了我几个酒曲,让我回家自己做做试试。他告诉我做甜酒的每一个步骤,生怕漏掉某个掉环节,导致失败而辜负我对甜酒的这份钟爱。这时候我开始观察眼前这个年轻人:约莫三十岁的年纪,个子高而结实,皮肤黝黑,长相可算憨厚,笑容却分外真诚明媚。与人交谈,礼貌周全,谦逊得生怕得罪了人似的。

第二次与向亮亮见面,因为一辆翻到的三轮车。

我从秭归县城茅坪出发,往老家磨坪方向走。行至兵书宝剑峡路段,见一辆翻进路边沟里的红色三轮车。车上满载货物,白色蛇皮袋子滚落一地,有的躺在路边,有的掉进水沟。

一辆辆车从三轮车旁边驶过,都没有停下来,其中也包括我。我也曾想过下车看看,看能不能帮上一点忙,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依我的力气,想必也帮不上什么。在我前面的一辆白色商务车,跟我一样,见到翻到的三轮车,降低了车速,似乎有停下的意思,但还是开走了。

我跟在白色车的后面,走了一段,又拐了一个弯,在一个宽阔的路段,那辆白色的车停了下来。从车里走下来的人我一眼就认出来,那是给过我几个酒曲、跟我有一面之缘的向亮亮。他把车停好,向着来路方向走去,我也停了下来,跟了上去。

三轮车侧翻在水沟里,开车的中年男人正满头大汗地把一袋一袋的货物从车上卸下来,堆放在路边。向亮亮紧跑几步,到了车边,他接过三轮车司机从车上卸下来的蛇皮袋子,三下两下,帮忙卸完了车上的货物,又跳下水沟,把侧翻的车使劲往公路上推。烈日当空,三十多度的高温炙烤着大地,地面热浪翻滚。两人试图把车推到公路上,怎奈怎么使劲都不行。原来他们两个人都在车尾推车,而车头没人掌,偏向了水沟一侧。大颗的汗珠挂在两位推车人的脸上,头发湿透了,在太阳光里,闪着晶亮的光。衣服贴住身体,湿漉漉的,仿佛动一下就要滴下水珠来。他们合力把车推到路上,顾不得擦一把汗,向亮亮又去帮忙扛那些摞在地上的货物,一袋一袋放到车上码好。临走,向亮亮嘱咐三轮车司机说:“叔叔你慢点开,别太靠边。”那人连声道谢。向亮亮一边用衣袖擦汗,一边大踏步往自己停车的地方走去。

后来我问他,那个时段有很多车经过,但所有的车都没有停下来帮忙,你为何要停下来呢?

向亮亮憨厚的笑容凝固了,这个问题仿佛触到了他的痛点。“我的父亲是个残疾人,我们遇到过太多需要人帮一把的时候,我最能体会那种需要帮助的感受。从小父亲就教育我,我们需要别人帮我们做的,就是我们要帮别人做的。”

向亮亮的父亲向成军是个侏儒症患者,矮小,佝偻,畸形的双腿骨头松软,落地无力,依靠双拐才能站立。除了无法正常行走,老人左眼的眼珠在小时候受伤坏掉了,什么也看不见。剩下的一只右眼,又近视,加上常年熬夜操心,眼珠通红,平时戴一副眼镜才能看得清。

向成军的人生,用“坎坷”“艰难”几个词是概括不尽的。他活下来和站起来的经历,可以写一本厚书。

向成军的父亲和母亲是没出五服的亲戚。也许是近亲,向成军兄弟姊妹六人当中,他和三哥生下来就有残疾。三哥也肌肉无力,走路是爬着的。如今,三哥在福利院,享受政府的照顾。向成军给三哥买来电脑和雕刻工具,希望三哥学点刻章之类的手艺,养活自己。可三哥不愿意。如今三哥在养老院吃低保,弟弟向成军却是湖北楚寨发酵制品公司公司的法人,年产值已过千万。

向成军的父亲是一个乡间土医生,秭归远近有草药的山,他几乎都去过。采来的药材,不仅治病,还研制一种可以制作酒曲的粉末,酿制出来的甜酒有独特的风味。父亲医术不错,几乎可以做到药到病除。他还是一个兽医,劁猪骟羊之类手到擒来。因为这些,远近的人请他吃饭喝酒自然就多。爱喝酒,可能也是导致两个儿子残疾的另一个原因吧。

母亲担心自己死后残疾儿子饿死,在向成军十几岁的时候就赶他出去做事。儿子的残疾这么严重,能做什么事呢?母亲想到,向成军喜欢鼓捣钟表。家里曾经买过一块机械手表。年少的向成军经常把这块表拆了装,装了又拆,哪个零件出现故障了,会是个什么症状表现,都门儿清。要不就去摆个摊修理钟表吧!母亲请来一位修表师父,给向成军教手艺。向成军本来就喜欢鼓捣钟表,又有师父教,学得很快,疑难问题一点就通。一个多月,就出师自立门户了。他在秭归老城关医院旁的街边,支起一个小小的修理钟表的摊子。从此,一个矮小佝偻、依靠双拐才能行走的残疾小伙子,风里雨里,在归州中心区的街上早出晚归,来来去去。

八十年代初期,边远的山区县城拥有钟表的人并不多,修理钟表的生意颇为清淡。向成军又琢磨着拓展经营项目,他置备了修鞋的工具,有钟表修理的时候修理钟表,没有钟表修理的时候,他就给人修鞋。

1966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在这这一年出生的向成军,只读过小学二年级的上半学期,下半学期就因为贫穷和身体实在太不方便,辍学了。他不甘心从此与学习绝缘,天天一有空就拿出那本小学二年级的课本来读。时间一久,书本都翻烂了。他认识这本书上所有的汉字,也会写这本课本上所有的汉字。他写的字,比天天上学的小伙伴写得还工整,还有模有样。伙伴们很惊讶,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自己没事就写,没有纸笔,就拿根树枝在地上蘸水写,练习多了,自然就写得好了。向成军不允许自己有少许的空闲,他在街上修表修鞋,经常跟一些顾客交谈,从交谈中得知,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一枚刻有自己名字的印章,办手续签字啥的,都需要盖章。向成军觉得这个也可以做。他准备了一把小刻刀,请人砍了家里的一棵枇杷树,切成小块,没有钟表修理,也没有人来修鞋的时候,就打磨这些木块,给人刻章。刻章遇到不会的字,他就请顾客写出来,照样去刻。这个只读过半学期书的半文盲,刻出来的印章还挺受欢迎,都夸他刻的字好看,来找他刻章的人慢慢多了。那一段时间,修理钟表、修鞋和刻章,成为向成军经济来源的“三驾马车”,收入三者平分秋色。

向成军生活的归州向家湾村,光照充足、湿度适宜,做出来的酒曲比其他地方发酵更好,做出的甜酒比其他地方更甜、更有弹性。村里大多数人家都会做酒曲,做美味的甜酒。加上向成军的父亲在自家制作的酒曲中,又加入了采来的某几种药材,酒曲质量就更好。

有一天,母亲拿出一罐没做完的甜酒曲,叫向成军拿到修表摊子,卖掉也可以增加点收入。向家湾的酒曲远近闻名,所以当那一罐酒曲摆上摊子没多久,就有人来问了。那人买走了几个,过几天又来了。他大大地夸赞了向成军的酒曲,说做出来的甜酒味道口感清甜清甜,特有韧劲,不像别的甜酒,一煮就烂。夸完,那人喜滋滋地把剩下的酒曲全部买走了。听说回家做的甜酒从没坏过一次,自己吃,也拿到街上卖,卖了不少钱。“街上那个修表修鞋刻章的小个子残疾人,家里有好酒曲”的消息一下子传开了。酒曲好卖,向成军的母亲就在家里做,向成军拿到街上卖。至此,卖酒曲成为向成军经营的又一项业务。

能吃苦加上肯动脑,八十年代后期,这个毫不起眼的矮个子残疾人,在归州老城的街面,建起了自己的一个小房子。

有了房子,就想着,要是能娶一个媳妇就好了!

向成军把摆摊的位置,选择在医院旁边,似乎是上天的旨意。有一天,向成军刚刚在摊前坐下,准备开张一天的生意。这时候走来一个姑娘,请他修一双鞋。这个姑娘长得白净,也很文静,向成军对姑娘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通过闲聊,知道姑娘住在本镇的杨家湾村,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姐姐。聪明的向成军不知道从姑娘哪句话里,知晓了姑娘还没有对象,心中掠过一阵狂喜,但一想到自己的情况,心下又黯然了。

姑娘在医院照顾姐姐的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到向成军的小摊前,跟他说几句话。姑娘觉得这个人虽然身体残疾,但很会说话,说的话让人感到舒服、贴心。人也很勤快,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向成军也感觉姑娘和自己交谈的时候,很开心,话特别多,丝毫没有嫌弃自己是残疾人。向成军还是忍不住暗暗喜欢了姑娘。年轻人是揣不住秘密的,他把自己的心思跟一个熟人说起,没想到这个熟人和姑娘一家也熟,便说要给他俩做媒。

向成军不能走路,去不了姑娘的家。他左思右想,想出了一个办法:请一个发小背着自己,与媒人一起去姑娘家相亲。到了姑娘家,两人见面,姑娘的脸红了。她没想到这个男孩真的来家里相亲了。姑娘家里人看到向成军这个样子,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他们不希望自己的亲人跳这个显而易见的火坑。令家人没想到的是,姑娘背着他们,悄悄跟向成军好上了。家里人阻挡不住,两个年轻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有了媳妇,就有了家。有了家的向成军更加卖力地干活。他继续摆摊修钟表、修鞋、刻章、卖甜酒曲,没日没夜。1991年,大儿子出生了,向成军给这个得来不易的宝贝起了个充满希望的名字:亮亮。希望儿子将来能有一个光明的人生,有一个响亮的未来。

儿子的到来,给这个家增添了太多的欢乐和笑声,也给了向成军极大的力量。向成军在街上干活,媳妇在家照顾孩子,小日子热气腾腾。

万没想到,向成军的母亲这个时候生了重病,来不及救治,去世了。父亲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突然失去老伴,情感的大厦崩塌了。受到打击的父亲天天跑到向成军摆摊的街上大喊大叫,见人就骂。闹得向成军几乎做不了生意。不久,妻子的腿上长出一个很大的脓疮,需要请人来家里医治,小孩也没人带了。生活向这个男人露出了狰狞的面孔。向成军感到一种从没有过的压力,向他一阵一阵袭来。他得尽快想出办法,挽救自己一家人赖以生存的生意,挽救这个濒临破裂的家庭。

向成军有个姐姐嫁在河南唐河县,姐姐在河南生活的地方是平原。一马平川的平原对于行走不方便的向成军,蕴藏了无限的可能。向成军准备去河南闯一闯。他要离开生养他二十多年的家乡,离开自己用血泪打拼下来的房子,离开这里的一切。他以极快的速度卖掉了街上的房子,带着妻子和儿子,踏上了去河南的火车。这一去,就是十年。

于向成军而言,哪里有容易的地方?哪里有容易做的事情?到了河南姐姐家,发现姐姐生活的地方,平原没错,一马平川,门前不远就是马路,但姐姐很贫困,她自己生活就很艰难,根本帮不上向成军什么忙。看着一贫如洗的姐姐家,看着周围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再看看自己尚未痊愈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儿子,向成军迷茫了:人已经来了,回头草是万万不能吃的。我做什么能养活我这一家人呢?迷茫了几天,向成军决定还是继续干他的老本行:修钟表,修鞋,刻印章。他在街上租了房子,可初来乍到,几乎没什么生意。打了几天空手之后,向成军坐不住了,他想去贩蔬菜水果来沿街售卖。这个买卖对于任何正常人而言都不难,但对于无法行走、更不会骑车进货的向成军来说,难如登天。

向成军不信这个邪,他拿出自己的积蓄,买来一辆三轮车,开始天天在门前的马路上,练习骑车。爬不上驾驶座,他垫上一个小板凳,架着双拐先爬上小板凳,再依靠上肢力量,慢慢移动到座位上。畸形的双脚踩不了刹车板,他跪下去用膝盖代替脚。膝盖磨破,血肉模糊,钻心地疼痛,他忍受着,从来不吭一声。为了学会骑三轮车,向成军究竟摔倒过多少次?流过多少眼泪?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那时,才六岁的向亮亮看着在汗水、血水和泪水中挣扎的父亲,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父亲这个形象,刀刻斧凿一样留在向亮亮的脑海里,永远也抹不去。亮亮慢慢长大,当他在生活和事业上遇到困难,难以坚持的时候,父亲凭借顽强的生命之力学会骑车的情景,又浮现在他的眼前,告诉他,没有什么坎是迈不过去的。

当向成军开着满载蔬菜和水果的三轮车,稳稳当当走街串巷的时候,谁也无法理解,这个双腿畸形,下肢完全没有力量的男人是如何做到的。学会了开三轮车,眼前的路就宽阔了。向成军天不亮就出去批发蔬菜水果来卖,为了多挣一些钱,他不顾路途遥远,经常自己亲自去菜农果农家里收菜和水果。他还在租住的房子里,开了一家杂货铺。向成军在外面做买卖,亮亮和母亲在租房里生豆芽、照顾杂货铺。向成军用学习三轮车那种不屈不挠的劲儿,又学会了骑自行车。一有空,他就载着儿子和妻子,在平坦的大道上遛一遛。河南唐河很多地方,都留下过向成军的车辙,也洒下了向成军的汗水。

向成军当年离开归州老家的时候,没有忘记带着几罐做甜酒的酒曲。他想着,老家这酒曲那么吃香,没准到了河南,也会一样受欢迎呢。卖蔬菜水果的时候,他也顺带卖甜酒曲,还耐心地教给唐河老乡如何去做甜酒。河南人抱着好奇的心态,花三五分钱买一两个酒曲回去,做来一试,结果做出来的甜酒绵软香甜,美味可口,他带去的酒曲很快就卖完了。

向成军觉得家乡这小小的酒曲,又可能成为摆在自己面前的一个商机。在老家归州,大家做出来的甜酒味道差别不大。现在,他跟老家的乡亲取得联系,让老乡弄一些当地的酒曲卖给他,这些带到河南的酒曲,也受到了河南老乡热情的欢迎。

这时候,社会上开始流行BB机,人们都以腰里别着一个BB机为荣。卖BB机比卖蔬菜水果利润大,也省事得多。向成军也想去进一些来卖。他把家里所有的积蓄拿了出来,约上一个朋友,两人在唐河坐车去广东进货。到了晚上,为了节省几元住店的钱,向成军和朋友在车站随便吃了点东西,找来几张报纸铺在地上,反复确证贴身衣袋里钱没问题之后,就躺下了。一路劳顿,两人很快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半夜,向成军总感觉有些不对劲,他坐起来一摸放钱的衣袋,发现衣兜被划烂,兜里的钱全被盗走。这是向成军的全部家底,他彻底傻眼了。两人吃饭的钱都没有了,更不用说回家的路费。向成军勉强支撑着身体,不让自己倒下。过了一阵,他找来一块纸板,再借来一支笔,在纸板上写了“唐河”两个字,让同伴举着,两人站在车来车往的路边,等待好心人把他们带回去。站了一阵,果然有一辆回唐河的班车在他们面前停下,让他们上了车,车上好心的人还给他们买了泡面吃。

这些好人向成军一直记在心里,回到家,他对儿子亮亮说:“这些好人我们可能一辈子也为不到他们的情,但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如今在向成军创办的两家公司里,有固定员工近三十人,其中十六个是残疾人或者残疾人家属。也许是他们对残疾人的疾苦,有比常人更为深刻的感受,父子俩对残疾人格外关照和呵护。还有一些生活无着、漂荡在社会上无所事事的人,向亮亮怕他们学坏,也把这些人收到公司,给他们发工资,鼓励他们努力工作,争取对社会多做有益的事,也为他们自己多挣点钱。

转眼到了2000年,向成军依然带着妻子和儿子在河南做小生意,勤扒苦做,一年到头收入也难超过一万元。早在1998年,他们又生了一个女儿,紧接着的1999年,又生了一个儿子。由于生活压力太大,养不活那么多人,小儿子生下没多久,就送人了。一家四口人让平时爱说话的向成军,常常愁得一天难说一句话。他的脑子里一直在盘算着,究竟怎么做,才能让家人生活得更好一些。

此时的老家归州,脐橙销售迎来了春天。秭归脐橙随着品种的改良,品质不断提升,经常有外地的客商开着几十吨的大卡车涌进秭归收脐橙。归州、沙镇溪、新滩、泄滩、水田坝等沿江海拔低的地方,种脐橙的老百姓都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万元户十万元户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向成军名下还有几亩土地,如果抓住这个机会,回去种植脐橙,也许可以走出贫寒的困境。加上在老家独自一人生活的父亲已经年迈,也需要人照顾。考虑了几天,向成军毅然决定:搬回秭归,回老家归州种橙子去。

向成军家的土地已经荒废了十年,种脐橙需要开荒。没有劳力,也没有钱请劳力。可季节不等人,向成军只好赔尽笑脸,说尽求人的话,央人帮忙先把荒垦了,等他筹到钱一定补偿他们。好心的乡亲留了下来,帮他家把地整好,栽上了柑橘树苗。到了年底,给他家开荒的人并没等到向成军付给他们工钱。这些乡亲也没有去要账,心想向成军其实真的不易,要实在没有,不给就不给了吧。眼看马上过年,就在人家已不作指望,一天,向成军架着双拐,翻山越岭,一步一趔,几乎是爬着把工钱给送来了。问了才知道,那是他刚刚从银行拿到的贷款。

苦难是一本教材,不同的老师拿这本教材教给学生的,是不同的东西。向成军用这本教材,教给了向亮亮坚韧、顽强不屈的品质和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

从河南回来,向成军一边管理柑橘树,一边继续做修理钟表的生意,也顺便卖点酒曲。

有一天,一位来自湖北十堰市房县的客人找到向成军,跟他说:“我前几年在你们这里收过酒曲,质量不错,我看你身体行动不便,生活挺难的,今后生意我跟你做。你负责组织货源,有多少我要多少,让你挣点钱。”向成军很感激这个想帮助自己的房县人。他开始大量收购酒曲。除了卖给房县人,还自己往神农架、奉节、荆州等地方送货。

那时候向亮亮才十三四岁,父亲有时候带他出去铺货,为了早点到达,经常夜里一两点就从家里出发,实在太累了,一家人就在拉货的面的车上,铺一块布睡一觉;饿了,就找点开水泡一碗方便面吃。货送到了,一家三口每人背一袋,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母亲经常把父亲背上的袋子也背在自己身上,挨家往商店里送货。他们铺货并不收钱,而是等第二年再去收货款。顾客反映酒曲好,他们就跟老板结账;不好,就收回自己的酒曲,另外弥补别人损失的米钱。这样诚信经营了几年,销路慢慢打开了。

向家湾老家,他们住的地方,距离公路有不短的一段路程,从家里背着东西,向亮亮在路上要歇三次,才能背到公路。做酒曲的大米和做好的酒曲,都是亮亮和他的母亲用背篓麻袋背回家或者背到公路的。

向亮亮上学的时候,父母正忙着做生意,没大关注也不知道怎么帮助他的学习。2008年,向亮亮中考时没考上高中,进了秭归本地的职业技术学校。由于是以特困生身份进校的,没学几个月就被送出去就业了。向亮亮一边工作,一边兼职打工赚钱补贴家里。他的工作是在富士康公司搞设备安装,每月总共能挣一千百八元。除去吃饭零用五十元,剩下的全部寄给了家里。

那几年,正是向成军从其他农户大量收购酒曲的时候。收上来的酒曲,一开始质量还是不错,可一两年之后,一些制作酒曲的农户放松了质量要求,在卖给向成军的酒曲里面,掺入了一些劣质产品。这些劣质产品流入市场,给用户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给向成军的信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向成军很痛心,他下决心不再从其他农户收酒曲,所售卖的酒曲,全部由自家亲自来做。

如果全部由人工来做,每天至少要做两百斤才能保证供货,而做这两百斤酒曲,往往需要差不多二十个人工。成本实在太大,利润空间被压缩得很小。

父亲和向亮亮商量,决定用向亮亮寄回的钱,买一台机器来代替人工。2011年,向成军从河南许昌买回了一台做酒曲的机器,那是他们家第一台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新买回的机器一开始并不能做出符合要求的酒曲,向亮亮听说了这个情况,专门请假回家,把父亲送到许昌,让父亲与机器生产厂家反复研究改进工艺。向成军为了得到完全符合要求的酒曲模具,五次往返许昌,用他自己的话说,虽然跑断了腿,累折了腰,带来的效益还是很喜人。

2013年,向成军家的酒曲生产收益出现迅猛增长势头。生意好了,急需扩大生产规模。交通不便是最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便于运输,他们在归州镇屈原庙村租了一户人家的民房,把工厂从向家湾村搬到了屈原庙村。在这里,生产的产品质量依然很好,产量也提升很快。民房主人看到向成军开工厂赚了不少钱,提出要收回房子,准备自己生产酒曲卖,还强行要求向亮亮购买他们家一间五十多平方的土房。向亮亮被逼无奈,在茅坪镇花果园村找了一个茶厂,他一次性给茶厂主人交了三年的房租,于2014年把工厂从屈原庙村搬到了茅坪镇花果园村。

茅坪的气候条件与归州有较大的差别,茅坪说下雨马上就下,而且厂房下面还有一股地下水,车间里时常湿漉漉的。这样的环境不适合酒曲的生产和储存。向亮亮他们用与之前完全相同的方法制作,做出来的酒曲不是一个晚上变成黑色,就是微生物检验不达标。一年下来,光坏掉的酒曲,就有三万多斤,这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供应原来的客户,不至于销售断链,向成军只得高价继续购买归州散户的酒曲来勉强维持。向亮亮和父亲商量,得赶紧找地方搬家,再坚持下去只会造成更大损失。这一年,房租、设备设施加上坏掉的酒曲,损失达数十万元。

这次的教训让向亮亮父子俩认识到,酒曲就像脐橙,哪里最适合就必须在哪里生产,归州酒曲之所以品质好,与当地独特的小气候是紧密相关的。认识到了这一点,父子俩认为还得把厂搬回到归州去。于是他们着手第三次搬厂。

这一次,他们选择了归州镇周家湾村一所废弃的小学,办好一切手续之后,他们把厂搬到了这里,这一年是2014年。回到归州,产品质量就再没出现过什么问题。从2014年到2018年,这几年的生产一直比较顺利,挣的钱还了之前的亏损,一年还有几十万的盈利。就在向亮亮父子准备跟村里商量,长期租赁或者买下这所小学的时候,周家湾村通知他们,村里近期要收回房子,要他们尽快搬走。

他们的工厂,面临着迫不得已的再一次搬迁。这一次,吃尽苦头的父子俩决定自己建厂房,地址定在老家向家湾。因为自建厂房投资巨大,积蓄不够,便邀请一位一直合作的生意伙伴入股。万没想到,人家在借款合同上做了手脚,不仅要给人家退股,还要付给高额的分红。向亮亮父子再一次吃了闷亏。向亮亮后来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想做点事情却总是无比艰难,也总是吃亏。思考的结果,向亮亮认为,之所以举步维艰,吃亏不断,都是由于读书太少,没有文化造成的。所以现在向亮亮对他两个儿子的教育,看得很重。老父亲最大的愿望,也是一定要好好培养两个孙子,依靠读书改变命运,再不要从事商业。他说经商实在太苦、太苦了。

2020年,向成军注册成立了湖北楚寨发酵制品有限公司。他是法人,更是军师,把握着公司发展的方向。他说等到向亮亮再成熟一些,就把公司完全交到他手上。向成军现在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的生产环节。他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产品质量是企业存在的根本。他也经常过问公司的财务状况,时不时告诫向亮亮有多大面团做多大的饼,不要野心太大,以防摔跟头。他还告诫亮亮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透支信用卡,也不要向别人借高利贷,他说这两样容易让人走向深渊。

向亮亮是生产环节以外各个领域具体负责的人,2021年,他又注册了宜昌楚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担任这家公司的法人,负责拓展两家公司的销售市场,建立线下销售网络,负责创建线上销售渠道。他紧跟时代,做抖音直播带货,成绩斐然。如今每天线上销售数千单,贴单发货人员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线下固定供货商数十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楚寨公司位于归州镇杨家山村的原料基地,占地一百多亩,栽种药材生长旺盛,眼下正是一片葳蕤。这种田间地头偶尔可见的药材,我们叫它“辣蓼草”,它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夏季开穗状白色或者粉色花朵,这花朵是做酒曲必不可少的常用辅料,有了它,酒曲的发酵会更充分,口味也更芬芳。楚寨公司生产的酒曲里,除了广泛使用辣蓼草花,还加入了向亮亮的爷爷传下来的秘密配方,这是秘不示人的,直到今天,也只有向亮亮和他的父母三人知晓。

站在漫山遍野生长着辣蓼草的山顶,头上是明亮而略显灼热的阳光,脚下是一片延伸向远处的碧绿地毯,吸入心肺的是清新得醉人的空气,几声鸟鸣,一阵柔风,宛如置身于仙境,身心的愉悦妙不可言。

生产车间除了机器的轰鸣,就是一片宁静,工人师傅来来往往,无声无息。他们把刚做好的酒曲在一张张篾席上铺开,白而圆的酒曲个头整齐划一,你挨着我,我傍着你,在篾席上互相联系却又不喧不闹不拥不挤。酒曲在这里晾一晾之后,进入烘干机,烘干之后的酒曲,被装进一只一只精致的塑料袋,打包出厂。到此时,一颗给生活带来甜蜜的神秘小东西就这样诞生。

销售车间则是一派繁荣和喜悦。制作样品的有条不紊;直播带货的口吐莲花,发货贴单的手法娴熟,装载运输的川流不息。

湖北楚寨发酵制品有限公司和楚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目前主要生产和销售甜酒曲、黄酒曲、白酒曲、甜酒酿、米酒、米露、黄酒等多种产品,市场销售势头良好。为了提升公司竞争实力,楚寨人积极参加各种行业竞赛,第七届“创客中国”宜昌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楚寨公司正在积极准备之中。 在解决残疾人生存困境、提升残疾人社会存在感和尊严感方面,楚寨公司也做得很出色,为了表彰楚寨人做出的贡献,秭归县正在为楚寨申报宜昌市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项目。

一粒小小的酒曲,保持着传统的制作工艺,又结合了时代新型技术,做成了一篇大文章。这一路,有成功的欢愉,也有难言的悲苦;有动人的故事,也见人世的冷暖。这一切,构成向成军向亮亮父子俩创业路上的旖旎风景。一粒小小的酒曲,给人们酿造的是甜美的生活,传递和辐射出去的,是创业人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

[编辑:邹厚虎]
免责声明:应急安全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安全重于泰山
文明交通
消防安全
关于我们
中国应急安全网是由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通过整合即时权威资讯,以全媒体报道模式,全面介绍中国应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突发事件,为创造安全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应急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合作:18910092677
电话:010-58393777
微信:18910092677
QQ:962409631
邮箱:china_yjaq@163.co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官方微博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志愿者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主管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产业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10092677  京ICP备1902239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430号

版权所有:北京匡正应急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 YJA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