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

五峰水利:安澜画卷南河水 清水“仁”和山川美

2022-12-01 19:13:57    来源:中国应急安全网    

(通讯员 伍 琳 陈学文)

“清粼粼的水,绿油油的山,垄垄茶树似梯田,朵朵白云绕山间”。南河地处五峰东部,系洈水支流水系,起于渔洋关镇清水湾玉簪花,流经仁和坪镇。旧日湖南、湖北以河为界,故称南河。两岸连山,峰峦蜿蜒,河岸怪石嶙峋,崖壁险象环生。南河流域干流总长163km,五峰境内44km,生态环境优良,有众多自然景点待开发。

酌水知源

南河山清水秀,流传着不少神奇故事,此地先民以渔猎为生,逐渐学会了将驯良的野兽畜牧放养。杨木洞。却说洪荒围垦之际,有一户尹姓人家,夫妻二人自山外避水灾逃难至此,在河畔找到一株巨大杨树,发现树根部腐烂成一个硕大洞穴,决定就此落脚,并给新家园起了一个很不错的名字,叫“杨木洞”。施南沟。杨木洞西边有一条由东北流向西南的小溪沟,溪水清澈,于是这个山湾就有了一个浪漫的地名“施南沟”,此地的人们学习挑花织布,学做“花铺盖”,土家族的“花铺盖”的汉译音叫“西南卡普”,时间一长,就逐渐谐音衍化“施南沟”了。千兵洞。南河上游有块若大的平地,平地靠山边有个洞穴,吴山桂反清时,大批贫民和散兵因避乱而躲藏在那山洞里,吴山桂的军队在附近出没,躲在山洞的人们不敢出来而死于洞穴,因此得名“千兵洞”。千军坪。到了清雍正十一年(1733)改土归流前夕,容美土司的部下率土军驻扎此坪,召集九峒十八旗壮丁九百人,驻扎在坪里操练,得名“千军坪”,后改名“谦敬坪”。雨台山。南河中上游那一带,四山封闭,虽风景秀丽,但易积水成灾,传说张天师由此路过,听民众怨声载道,遂将水龙王装进坛子,埋在山顶的台子上,从而消弭地方水灾,但如果有人碰动此潭,便会下大雨,取名“雨台山”。破石河。南河流域的人都熟知这个传说故事,“死狗子”一伙戏弄饥寒交迫的乡邻,通人性的小白羊仰首嘶声长鸣,瞬间电闪雷鸣,一只巨大的白羊从天而降,在摆布滩附近,南河最为狭窄处,将若大的石块撞击粉碎,得名“破石河”。

1925180825225842_5.jpg

共同缔造

寒冬生暖意,微风抚人心。初冬时节,寒风凛冽,走近南河河畔,如同置身画廊,只见青山环绕,峰峦叠嶂,潺潺流水,沿河两岸可见青瓦白墙的夯土房和独具特色的石板屋,屋舍俨然,炊烟袅袅,水波潋滟、风光旖旎,一幅美妙的生态画卷随着一河秀水荡漾铺展。近年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强生态修复,立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工作总目标,将河道综合治理纳入全县规划优先布局,纳入民生实事公开承诺,纳入重点工作优先保障。有力推动“河长制”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统筹实施“河长吹哨、部门报到”共治机制,一体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工程管护、水制度创新等河长制重点工作。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摆在首要位置,做足“水文章”,绘就新时代水美乡村新图景,通过河道清障、清淤疏浚、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水域管护、防污控污等深度融合,提升了河湖水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水生态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和福祉,通过各级河长共同发力,护水护民心,“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两岸群众的思想意识得到提升,再也不往河道里乱倒垃圾了。“河长制”不仅清除了河道淤泥和漂浮物,也清除了村民们不文明的生活习惯,让水域更秀美、行为更文明。

乡愁记忆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湾南河绿,碧波荡漾,一树玉兰红,花开希望,一曲溜子响,荡气回肠,一片石屋美,冬暖夏凉。”峡谷探险。南河大峡谷,丛林茂密,蜿蜒的南河河道,是夏季漂流探险的极佳去处。也成了“网红打卡点”,南河的美吸引了很多作家、摄影家、书法家、民间文艺家及新闻媒体等慕名采风创作、推介宣传,“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扶贫活动走进了仁和坪、走近了南河畔。避暑康养。洈水之源清水湾村有着得天独厚的风水地势和渊源深厚的文脉底蕴,原生态风貌保存良好,有千年龙窖、西湾峡谷等特色景观,具备打造生态农耕体验、清凉避暑康养、文旅特色风情等优良条件。玉兰留芳。“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明代诗人睦石的《玉兰》诗流传至今。玉兰花优美典雅,“物以稀为贵”,经10年攻关发展了万亩红花玉兰基地,成了老百姓的“摇钱树”,春季的仁和坪一路繁花似锦,南河水滋养的红花玉兰格外绚丽夺目。石板古屋。石板屋是仁和坪镇的特色,冬暖夏凉、就地取材、安全牢固,也成了南河畔一道别致典雅的风景线。红色记忆。南河发源地清水湾村是贺龙元帅行军整备之地。抗日战争时期,仁和坪一带的群众在南河畔拿起猎枪向日军开火,数以千计的五峰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编辑:邹厚虎]
免责声明:应急安全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新闻

安全重于泰山
文明交通
消防安全
关于我们
中国应急安全网是由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通过整合即时权威资讯,以全媒体报道模式,全面介绍中国应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突发事件,为创造安全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应急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合作:18910092677
电话:010-58393777
微信:18910092677
QQ:962409631
邮箱:china_yjaq@163.co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官方微博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志愿者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主管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产业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10092677  京ICP备19022393号

版权所有: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 Copyright © 2019 YJA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