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

破解汽车橡胶拖地带技术难题,筑牢危化品运输安全防线

2025-09-03 15:19:41    来源:应急安全网    

祝阅武

天安门广场阅兵车队配置的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来自一家专注于汽车火灾防控技术的企业,它的背后是十多年潜心攻克“无火花”技术难题的艰辛历程。

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阅兵活动。气势恢宏的车队缓缓驶过,其中配置的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来自青岛利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产品。这项产品解决了长期困扰危化品运输行业的静电安全隐患问题。王明文一再强调:“安全生产、智慧消防、科技兴安是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也是安全生产机制的必然选择。”

01 危化品运输安全,事关重大

我国作为危化品的运输大国,截至2022年12月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车保有量达65万辆以上。危险货物种类繁多、理化性质复杂,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运输化学危险品仓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静电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物质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容易因摩擦而产生静电,油品在收、发、输送过程中也会产生静电。金属车身在干燥的环境中与空气中的灰尘颗粒摩擦产生静电,皮肤与衣服或者衣服与车内座套、方向盘套等内饰之间的相互摩擦也会产生静电。静电积聚产生火花放电,导致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产生严重的后果,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02 导静电橡胶拖地带,安全保障的关键一环

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是将汽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经过与车体相连的拖地带疏导,有效将静电电量释放到地面,避免静电聚集产生放电,保证车辆及场所安全。然而,传统的导静电橡胶拖地带因易产生火花、耐高温性能不足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易燃易爆特殊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安全。

王明文指出:“JT/T 230-2021 《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标准实施至今已接近五年时间,其中标准5.2.3和5.2.4要求‘导静电带长度磨损不应大于 0.003 mm / km’、‘导静电带与地面摩擦时,不应产生火花’。”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需要拖地带带体嵌入耐磨并且不产生火花的材质,这也正是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而且,国内无一家检测中心具备JT/T230-2021标准中6.2.4无火花试验检测能力资质,检测中心出具的均为测试报告,导致市场解读片面性,无法识别真正合格的拖地带。

针对这一技术瓶颈,王明文和他的研发团队,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落实企业责任,秉承产生火星、火花、火焰等明火现象的产品坚决不生产、不销售的态度,努力筹集资金,攻克技术难关。他们对产品到检测设备全链条升级,完成了从人工检测到智能化检测的技术迭代,最终突破“无火花”旋转摩擦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无火花产生,且未引燃试验气体,成功破解了“无火花”技术难题。

青岛大映谷北斗科技有限公司发明的人工智能无火花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严格测试,还获得了国家安全生产太原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的高度认可。在旋转摩擦试验中,该拖地带未产生任何火花,且未引燃试验气体,解决了传统导静电橡胶拖地带易产生火花的安全隐患。

15252915516315778_30.jpg

03创新检测设备,从源头把好安全关

为保证质量安全,王明文团队创新研发了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旋转摩擦火花安全性能试验机。该设备主要由计算机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试验用电机等组成,设计布局合理,结构紧凑,造型美观,坚固耐用。它模拟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与地面及其他接触面摩擦过程,以更直观的方式读取摩擦过程影像,检测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旋转摩擦过程是否产生火花,并以此判定是否合格,从源头把好安全关,保障汽车火灾防控安全。本设备结合产品性能要求,操作简便、危险系数低,评价结果更加直观、客观、公允,并且环保。团队还自主研发了拖地带无火花试验检测设备,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04全方位技术创新,构建安全防控体系

明文利发在汽车火灾防控技术领域的研究远不止于拖地带。他们研发了多项交通安全设施配置,包括:全球唯一编码的人工智能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灯、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牌、微型消防自动租售机、交通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检测系统等。这些创新技术形成了完整的“北斗消防交通火灾风险防控系统”,集传感器芯片、集中器、接收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危控”技术于一体,为危化品运输提供了全方位安全保障。

团队还开发了易燃易爆流动稽查综合检测车,通过对车辆所配置的汽车火灾防控产品的检测,实现对车辆隐患的流动监管。该产品可以与政府执法部门数据中心相连接,实现数据共享,对安装北斗消防交通火灾风险防控系统的车辆进行移动式管理。

05依法治理市场乱象,安全技术创新者的责任

经过市场调研,王明文团队发现,目前市场上生产销售的“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产品,普遍存在“产生零星火花”、“产生火星”的现象,更有甚者“产生火束”。这既不符合JT/T230-2021《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行业标准,也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这些假冒伪劣不合格产品,严重危害着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材料是国家制造业的基础,新材料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是衡量一个公司,乃至一个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面对这一市场乱象,王明文团队深感责任重大。他们数十年的千锤百炼和潜心研发,使明文利发防火罩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50周年、60周年、70周年庆典群众游行车辆及上海世博会、联合国维和车辆等重大消防保障任务中脱颖而出,获得佳绩。

随着国家对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规范也在不断完善。2025年9月1日起实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规范》 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领域提供了科学、系统、精准的管控依据。有效填补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领域的标准空白。国际方面,ADR 2025版已于2024年9月30日在日内瓦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主持通过,于2025年1月1日起生效。

该法规对危险货物运输包装、运输车辆技术规格、安全设备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运输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要求也更加严格。这些法规升级对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的技术要求也随之提高。王明文团队提前布局,攻克技术难题,与国际标准接轨,体现了前瞻性的技术视野。

06产学研协同,推动成果转化

湖南新一代北斗时空基准体系的研究成果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突破应用,展示了产学研深度协同的重要性。省测科所负责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湖南轨道交通集团提供工程场景与应用验证支持。历经实验室测试、模拟场景验证、实地试运行“三步走”,最终实现技术突破。这种“科研单位+企业”的成果转化新模式,为“北斗+轨道交通”提供了示范样板,也为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借鉴。

王明文团队与多家车企、化工运输企业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无火花”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的广泛应用。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加速了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为行业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5274037382364552_30.jpg

07 未来展望:科技创新引领安全发展

“无火花”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的问世,标志着易燃易爆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安全防护又取得新突破。它采用导静电材料和技术,将汽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有效导入地面,避免了静电在物体表面的积聚,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因静电积累而引发的电火花风险。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广泛应用于危化品运输领域,还逐渐拓展到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高风险行业,为工业安全领域筑起了一道坚实防线。

未来,随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产业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解决以自燃为代表的安全可靠性问题,将成为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急需关注的重点。汽车制造商将加大电池安全技术研发、优化车辆设计与制造工艺投入,对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等技术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王明文团队研发的“无火花”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已通过国家相关部门严格测试,并获得国家安全生产太原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的高度认可。在旋转摩擦试验中,该拖地带未产生任何火花,且未引燃试验气体,解决了传统导静电橡胶拖地带易产生火花的安全隐患。

随着2025年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新规的实施,以及ADR 2025版国际规定的生效,这项技术创新将为危化品运输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为构建更加安全、便捷、智能的城市交通环境贡献力量。

王明文,博士,民革党员,共和国一等功臣,三次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阅兵车、彩车安全防护装置的发明人,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首都国庆群众游行指揮部授予“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群众游行活动做出突出贡献奖”,为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3”大阅兵车队再次保驾护航。王明文,现任青岛市消防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汽车火灾防控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青岛利发科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其拥有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国际及国家级金奖产品数十项,被授予中国专利山东省优秀发明家、山东省优秀消防科技工作者称号并荣立山东省政府一等功。1999年起连续承担国庆50周年、60周年、70周年庆典活动机动车防火安全保障任务,研发的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获中央电视台首届发明创新“金智奖”最具潜力奖,《机动车火花熄灭器》国家标准起草人,提出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防控建议,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消防监测预警中的应用,中国政法大学系统法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编辑:王伟鑫]
免责声明:应急安全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安全重于泰山
文明交通
消防安全
关于我们
中国应急安全网是由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通过整合即时权威资讯,以全媒体报道模式,全面介绍中国应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突发事件,为创造安全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应急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合作:18910092677  15811513338
电话:010-85795675
微信:18910092677
QQ:962409631
邮箱:china_yjaq@163.co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官方微博

网站简介| 组织架构| 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志愿者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主管单位: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应急安全人才教育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100926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430号

京ICP备190223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688号

版权所有:北京匡正应急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 YJA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