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

街龙头,文化味儿浓

2022-02-20 19:57:21    来源:应急安全网    

作者:陈连清

前不久的一天,我接到陈老师的电话,谈及有关街龙头文化建设,令人向往。我约了同学驱车前往。

街龙头是温岭市箬横镇的一个村,濒临东海溢顽湾畔,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村中有一条古朴的市集小街。我的高中老师陈人斋就住在北街头。

陈人斋老师是土生土长的街龙头人,是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1992年退休后,始终把本村的的文化教育发展挂在心上。两年前完成了《箬横中学志》、《高龙中学志》、《云浦陈氏文化》、《歌谣俚语新编》、《无悔人生》等书稿,又着手编写本村的新的材料。这些文稿,洋洋洒洒百万余言,为本村开展爱国爱乡教育提供了"精神食粮"。

19582337074229479_2.jpg

走进街北一座老宅,陈老师笑容可掬地迎上前来。年届九旬的他,鹤发童颜,精神矍烁。一番寒暄后,又是端茶又是递水果,使得室内无比温馨。

我们与老先生相对坐下,他一边把他几年来撰写的各种书稿和各种报刊报道资料一一递给我们。我们漫谈着,一边逐一翻看散发着油墨芬香的书刊。书本和现实的交融,把我带入了过往在街龙头的生活景象。我岳父在村的"东头里",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后期,我曾在那里小住。春节元宵来临,村里的舞龙队、舞狮队在锣鼓队"咚咚铮铮"的锣鼓声中,舞动着老街,热闹非凡,人流如潮;夏天的晚上,月光如水,星罗棋布的道地头故事会,把人们引入《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惊悚的场景;秋冬时节,村里的"高龙剧场"会有《小二黑结婚》、《林冲逼上梁山》《梅柳迎春》等大戏上演,本村剧团唱主角,尽显乡土风采……这里的文化传统而又时尚,文化人才辈出而活动精彩纷呈,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美丽画卷。

19583878939073382_2.jpg

我们交谈正欢,陈老师老师指着门前的街道说,这是一条古街,虽短但有文化底蕴。村南的十八湾河和建于其上的云浦大桥、旗杆浃里四合院、望云书院的文昌阁、赵公元帅庙,还有若干古宅古驿站等古迹;一条古老的小街,南北走向,不长的街中排列着众多的老字号,如灵芝堂国药店、协丰祥南北货店、张裕隆酒坊等等;出中街不远的张家里是清代古建,前后三透,上间居中透,宽6米,长11米,其宽度全市稀有。上间上层供奉土地爷、财神爷、观音菩萨等神像,左右两侧敬设先祖神位。从前官员、乡绅经过都会来拜访,周边百姓视若神明。时光将古宅变成佝偻的老人,驼背曲腰。为了恢复它的青春,住户们自筹资金,将上间修茸一新,古宅风貌犹存。

最使他骄傲的是这里尊师重蔚然成风。这个村从历史深处走来,一路陪伴它的是助学兴教的村风民俗。《太平县志》载,清同治年间,街龙头陈氏27世祖陈万清捐资兴办望云书院;光绪年间,书院为飓风重创,万清长子寿椿等族人,接过父辈的接力棒,又慷慨捐出了祖先望云公盈余的全部资产重建,并将50亩田地绑为校产。学生遍及温岭东南部。村内的陈云仙、陈子云、陈绍唐等都成了秀才;后来还有陈美祥等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

崇文育人,薪火相传。这一传良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恢复高考那年,本村陈永平率先考上了医科大学,那年中街彻夜通明的灯光似乎不曾熄灭,照耀着一茬接一茬的学子勤学苦练攀登书山高峰。自那以来,全村计有60余人考上各类院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就15人之多,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学生村"。

1958540174570000_2.jpg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问先生:写了这么多文字,这是怎么做到的的?

"我生长在这里,是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新中国成立后,乡亲们让我当高龙剧团团长,高龙邮政所负责任人,推选我为第一届高龙乡人大代表,后来当上了人民教师,我的进步成长,离不开乡亲们的关怀支持。对此,我永远铭记在心。现在为村里编写文化教育的相关材料,我义不容辞。"从他家人口中得知,他每天早上6时起床,就着晨曦的光芒,查阅资料,编写文稿,每晚都工作到十点钟。耄耋之年的先生,德高望重,仍怀感恩之心,并且做出了这般工作,怎不令人感佩之至?

看到老师如此的生活和工作境况,我们心里甚是欣慰。拜访结束,老师送我们出来,师生并肩踱步在大道上,遥望远处的大山"红岩背",巍巍然横亘在温黄平原南端,苍翠而伟岸。

[编辑:应急安全网]
安全重于泰山
文明交通
消防安全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指导单位: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创新技术应用分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910022090  京ICP备19022393号

版权所有:北京匡正应急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 YJA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