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帕米尔高原,朔风如刀。盖孜边境检查站的民警们迎着晨光,再次踏上了那条熟悉的巡逻路。警犬“盛宝”走在队伍最前面,它矫健的身影在砾石间跃动,鼻尖轻触每一处岩缝,仿佛在解读大地上无声的语言。

这是一片被风雕刻的土地。乱石嶙峋的戈壁向天际延伸,民警们厚重的防寒大衣在只有3℃气温中结了一层薄霜。副站长李运良停下脚步,指着远方的山口:“你看那处铁丝网,每天都要亲手拉一拉才放心。这地方看似荒凉,却是祖国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盛宝”突然在一处岩坡前驻足,耳朵警觉地竖起。民警们立即形成战术队形,直到确认一切安全,才继续前进。从陡峭的岩石坡到纵横交错的沟壑区,他们踩着枯草的脆响,绕过松动的碎石,每一个脚步都在丈量着国土的尊严。

风更紧了,卷起的沙砾打在脸上,民警却充耳不闻早已习惯。那一件件荧光黄的反光背心,在土黄色的大地上流动成最温暖的色彩。来自重庆的民警温家鑫整理了一下被风吹歪的衣领,继续警戒。他的身影与远方的雪山构成一幅剪影——那不是普通的轮廓,而是用青春熔铸的移动界碑。
“明天还要再来一遍。”李运良回头望向暮色中的边境线,目光柔软而坚定。在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上,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坚守,让“安全”两个字,深深烙进每个人的心里,也守护着身后万家灯火的温暖。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