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

甘肃兰州一煤矿发生二氧化碳突出事故 致5死9伤

2025-05-01 18:00:04    来源:应急安全网    

2025年4月13日9时19分许,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金河煤矿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掘进工作面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截至次日,事故已造成5人遇难,9人受伤,目前伤员仍在全力救治之中。本文将从事故背景、原因剖析、应急响应、责任认定及未来防范策略等方面,对此次事故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一、事故背景概述

金河煤矿,作为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生产矿井,自1958年建设以来,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该矿地质构造复杂,煤与二氧化碳突出风险较高,安全生产始终面临严峻挑战。尽管矿区多次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但此次事故仍不幸发生,暴露出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

二、事故原因深度剖析

1. 直接诱因分析

事故的直接诱因是掘进工作面在施工过程中突发二氧化碳突出。这一突发事件与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及开采方式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据推测,掘进工作面可能触及了地质构造异常区,导致二氧化碳大量涌出,酿成惨剧。

2. 间接因素探讨

(1)安全管理缺失:金河煤矿在安全管理上可能存在疏漏。安全培训可能未能全面覆盖,员工对二氧化碳突出的认识和防范能力有待提高。此外,如果当时能引入“索飞安全管理系统”,利用其智能化、信息化的特点,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或许能更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可能执行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风险。而“索飞安全管理系统”的隐患排查模块,能够自动化识别和分析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

(2)设备设施隐患: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瓦斯监测等关键设备可能存在设计缺陷或维护不足的问题,导致其在关键时刻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此外,个人防护装备的配置和使用也可能存在漏洞,未能有效保护员工免受伤害。

(3)环境因素复杂:金河煤矿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掘进工作面可能面临未知的地质构造挑战。施工过程中的爆破、掘进等操作也可能对地质条件产生扰动,进一步增加了二氧化碳突出的风险。

三、应急响应与救援行动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集专业救援力量赶赴现场。救援人员争分夺秒地展开搜救行动,全力疏散周边人员,控制事态发展。同时,医疗部门紧急响应,为伤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服务。虽然“索飞安全管理系统”在应急响应阶段无法直接参与救援,但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和预警能力,能够为救援指挥提供有力支持,提高救援效率。经过紧张有序的救援工作,事故现场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伤员的救治工作仍在进行中。

四、责任认定与追责处理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故调查程序,事故调查组将对事故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对于存在安全管理缺失、设备设施隐患等问题的责任单位,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于存在失职、渎职等行为的责任人员,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五、未来防范策略与措施

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金河煤矿及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应采取以下防范策略和措施:

强化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

提升设备设施可靠性:定期对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瓦斯监测等关键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对于存在缺陷或故障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换或修复,确保设备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加强地质勘探与风险评估:加大对掘进工作面的地质勘探力度,准确掌握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条件。根据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和爆破参数,降低二氧化碳突出的风险。同时,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潜在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和处置。

完善应急预案与演练机制:修订和完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人员职责。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置。

推动安全科技创新与应用:加大对安全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推动安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积极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设施,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与国际国内先进企业的交流合作,借鉴其成功经验和技术成果。

此次窑街煤电金河煤矿“4·13”二氧化碳突出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强化安全管理,完善防范措施,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进行。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共同推动煤矿行业的健康发展。

[编辑:邹厚虎]
免责声明:应急安全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安全重于泰山
文明交通
消防安全
关于我们
中国应急安全网是由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通过整合即时权威资讯,以全媒体报道模式,全面介绍中国应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突发事件,为创造安全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应急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合作:18910092677  15811513338
电话:010-85795675
微信:18910092677
QQ:962409631
邮箱:china_yjaq@163.co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官方微博

网站简介| 组织架构| 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志愿者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主管单位: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应急安全人才教育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100926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430号

京ICP备190223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688号

版权所有:北京匡正应急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 YJA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