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

纪念台湾光复八十周年:第五届两岸教师融合发展研讨会

2025-11-06 14:08:09    来源:中国应急安全网    

本网南京讯:时维金秋,群贤毕至金陵城;缘系两岸,芳菲敬文凝共识。值此台湾光复80周年、又逢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特殊历史节点,11月3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与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于芳菲楼共同举办“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暨第五届两岸教师融合发展研讨会”。下午,特邀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作题为《用50年证明中华民族大义》的深度分享,亦作为南京师范大学“石榴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列专题讲座在敬文图书馆西报告厅举办。

14094177935598560_5.png

本次两岸教师融合发展研讨会旨在通过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回顾台湾光复的伟大历史意义,深化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教师融合发展与民族认同。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华桂宏出席会议,并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及媒体人士参会。会议由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市台联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林敏洁主持。林敏洁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此次研讨会在回望历史、缅怀先烈的同时,也盼望坚守共同的历史根基。她表示,本次会议以“两岸教师融合发展”为主题,正是希望以教育为桥、文化为脉,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共同推动民族复兴伟业。

140957451193801_5.png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华桂宏代表学校致辞。华桂宏校长回顾了80年前台湾光复的历史时刻,指出光复不仅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更以铁的事实印证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结合南京师范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使命,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共修“历史必修课”,推动台湾光复史料融入课堂,让年轻一代读懂光复的民族大义;二是共筑“融合立交桥”,深化课程共建与科研合作,促进教育资源跨海峡流动;三是共育“复兴接班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两岸青年的民族认同感。

研讨交流环节中,两岸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台湾光复的历史与当代启示。参加九三阅兵仪式观礼与台湾光复纪念日系列活动的浙江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台籍教授许志宏强调,台湾的光复不仅仅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丰碑,更是全人类反法西斯斗争的光辉一页,台湾光复纪念日的设立更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台籍副教授王孟筠剖析了台湾光复80年历史叙事的演变,指出应基于权威史实、消除两岸历史认知断裂,将台湾光复记忆置于民族发展脉络中唤醒,并转向包容性叙事,以重建台湾青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青岛大学台籍特聘教授、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苏志伟强调了当前历史节点下、台海地缘政治风险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影响,指出将运用文本挖掘技术构建台海风险指数,并通过量化评估风险影响等提出政策工具箱,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与推进祖国统一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台籍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杨德睿从人类学与全球殖民史视角强调,台湾的地缘困境与西方殖民扩张一脉相承,而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则是中国突破第一岛链封锁、完成反殖民斗争的重要标志;曲阜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李敦球教授从国际关系视角,指出需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深化两岸经济融合、加强安全合作、促进人文交融、拓展国际合作;南京市台属联谊会会长沈文龙呼吁共修两岸历史,传递正确历史观。

两岸从事台湾光复史研究的专家也特地通过视频分享了观点。《祖国》杂志社社长、统一联盟党荣誉主席戚嘉林强调,应通过教育界传承正义的历史记忆,深化两岸历史连结,共同构建以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为核心的“大历史叙事体系”,建构两岸荣辱与共的“中华民族意识”;台湾人间出版社发行人、辜金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蓝博洲梳理了日据时期台湾文化抗日运动的发展历程,强调当前亟需重新发掘和弘扬被湮没的爱国主义历史,以此唤醒台湾年轻一代的民族认同,重塑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与精神连结;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长林铭聪梳理了台湾地区各大家族长达半个世纪的抗日事迹,呼吁一方面要珍惜和平,铭记志士,另一方面也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陈漱渝对台湾光复史的研究及本研讨会给予高度肯定。

林敏洁教授作大会总结。她对社会各界的深度参与表示诚挚感谢,并指出本次研讨会不仅是对历史记忆的正确梳理,更是对两岸融合路径的积极探索。她强调,与会专家围绕历史叙事、教育合作、地缘战略等关键议题达成重要共识,为构建两岸共同认同提供了学术支撑与实践方向。未来,将持续推进相关研究,并通过教师互访、学术共建等机制深化两岸教育合作,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推动融合发展的实际行动。

14102916992954955_5.png

下午,汪毅夫会长的讲座由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贲国栋主持。两岸嘉宾及南师大师生代表近二百人参会。贲书记在开场致辞中指出,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既是对历史的郑重回响,更是对民族大义的庄严宣誓”。他介绍了汪毅夫的学术与实践履历,强调其始终以“两岸一家亲”为底色推动同胞交流与融合发展。

汪毅夫以清晰的历史脉络展开论述,从《马关条约》切入剖析台湾被侵占的屈辱历程。他提出“一纸条约两场战争”的观点:甲午战争战败后的《马关条约》不仅是民族之耻,更直接引发乙未战争。针对“台独”分子将其歪曲为“自主保台战争”的谬论,他以详实史料驳斥:此战中3.3万大陆军队与台湾民众并肩作战,多数壮烈牺牲,其本质是“两岸军民保台战争”;而岛内民众对这段历史的认知缺失,源于相关话语权的长期弱化,因此必须将《马关条约》这类“反面教材”常读常用,引以为鉴。

14104473248006601_5.png

同时,汪毅夫指出,目前台湾岛内的“去中国化”并非始于当代,而是自1895年日据时期便逐步推进,1938年皇民化运动更是加剧文化摧残。但台湾同胞始终以“日方有政策,我方有对策”的坚韧坚守文化阵地:语言教育上,民众设私塾传授文言文等成为中华文化基因未断的生动见证。谈及1945年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汪毅夫强调,50年殖民统治未能磨灭台湾同胞的中华认同,恰恰印证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他特别提及,梁启超首倡的“中华民族”概念,正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纽带。

讲座结束后,贲国栋副书记作总结致辞,盛赞汪毅夫的分享兼具历史厚度与思想深度,逻辑严密、史料翔实。他指出,台湾同胞的抗日抗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进程的重要组成,台湾光复则从历史与法理层面筑牢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根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为这场兼具学术价值与思政意义的讲座画上圆满句号。

14110416991814921_5.png

从研讨会上的思想碰撞到讲座中的历史回望,南京师范大学以几场重磅活动,为纪念台湾光复八十周年写下生动注脚。两场活动虽形式不同,却共同指向“铭记历史、共促融合”的核心——既强化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共识,也为两岸教育合作、同胞心灵契合搭建了坚实桥梁。站在新的历史节点,这样的交流与对话必将持续汇聚两岸同心之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更持久的精神动力。(图文:聂渔樵/王扬晨曦)

[编辑:邹厚虎]
免责声明:应急安全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新闻

安全重于泰山
文明交通
消防安全
关于我们
中国应急安全网是由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通过整合即时权威资讯,以全媒体报道模式,全面介绍中国应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突发事件,为创造安全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应急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合作:18910092677  15811513338
电话:010-85795675
微信:18910092677
QQ:962409631
邮箱:china_yjaq@163.co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官方微博

网站简介| 组织架构| 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志愿者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主管单位: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应急安全人才教育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100926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430号

京ICP备190223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688号

版权所有:北京匡正应急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 YJA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