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

太原晋祠博物馆:特色课堂传文脉

2025-04-09 17:32:31    来源:中国应急安全网    

本网太原讯(郭晋成 通讯员杨润德 梁月仙)清明假期,太原晋祠博物馆深挖文物背后的文化元素,创新推出"望、闻、问、切"四诊式研学课程体系,拉近文物与游客的距离,让千年古迹焕发新魅力。截至4月5日,该馆接待游客量突破5万人次,其中青少年研学团队占比超四成,文物活化教育模式成效显著。

17382422872948244_13.jpeg

在圣母殿前,30余名小学生手持黏土工具,对照宋代彩塑侍女像进行微观临摹。"大家注意观察衣褶的阴阳向背,这是宋代匠人用'沥粉贴金'技法创造的光影效果。"社教导师高琳的讲解,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可触摸的创作体验。通过拆解文物泥胎层、彩绘层、装饰层等构成要素,孩子们在"陶乐无穷"课堂上体验了从制胎到彩绘的全流程,千年泥塑技艺化作可感知的指尖艺术。

17385890068253178_13.jpeg

"原来侍女像发髻里藏着三股绞丝纹!"学员谢依诺的泥塑作品,精准复刻了文物发饰的编织结构。这种沉浸式教学,让9岁的燕百益发出惊叹:"古人不用3D打印也能做出立体宝塔!"

"历史不应沉睡在展柜里。"游客杨雅昆的感慨,印证了博物馆教育理念的转变。在"望闻问切"体验区,家长可通过显微设备观察彩塑矿物颜料的晶体结构,扫描二维码获取三维建模数据,实现文物元素的数字化留存。

17393296311987952_13.jpeg

据公众接待部副主任杨成雯介绍,此次清明活动特别构建"观察-解构-创作"教学闭环:"我们像中医问诊般'诊断'文物构成,让游客在解构斗拱榫卯、分析彩绘层叠的过程中,真正读懂中华工匠精神。"(文中图片摄影/闫丽如)

[编辑:郭晋成]
免责声明:应急安全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安全重于泰山
文明交通
消防安全
关于我们
中国应急安全网是由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通过整合即时权威资讯,以全媒体报道模式,全面介绍中国应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突发事件,为创造安全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应急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合作:18910092677  15811513338
电话:010-85795675
微信:18910092677
QQ:962409631
邮箱:china_yjaq@163.co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官方微博

网站简介| 组织架构| 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志愿者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主管单位: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应急安全人才教育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100926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430号

京ICP备190223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688号

版权所有:北京匡正应急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 YJA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