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太原讯(郭晋成 通讯员杨润德 王惠林)4月30日,从晋源区获悉,该区自然资源局以“开门编规划、科学定蓝图”为理念,组建跨领域专家智库与技术团队,完成《晋源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
在底线约束和空间格局上,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与城镇空间,构建“一泉一湖一河一屏三田四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推动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区、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晋阳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区。
在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上,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稳定提升耕地质量,严格落实补充耕地责任;强化晋阳湖、晋祠泉域、汾河晋源段、生态公益林等核心生态要素的系统性保护,创新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工程,推进西山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等手段,提升森林覆盖率,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在产业空间布局上,晋源区北部依托晋阳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聚焦工业互联网、智慧矿山等前沿领域,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服务体系,加快商贸消费、楼宇经济、数字产业发展;中部以晋祠—天龙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依托,推进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整合店头古村落、稻田公园等文旅资源,打造“文旅+康养+研学”产业集群;南部产业园区实施“腾笼换鸟”计划,重点发展物流商贸、低空经济产业。
在国土空间支撑体系构建上,交通网络规划突出“外联内畅、城乡一体”,晋阳大道南延、蒙山大街西延等骨干路网加速推进,实现与太原都市区的30分钟交通圈。农村公路网同步升级,打通全域旅游“毛细血管”,为“景城一体”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在用途管制方面,严格审核各类建设项目用地申请,2024年以来已完成9个重点项目的用地审批,确保项目依法依规落地,有效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据介绍,下一步,晋源区将以用途管制为抓手,持续优化“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力争到2035年建成生态宜居城区。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