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太原讯(郭晋成 通讯员杨润德 梁月仙)七月流火,暑意正浓。7月21日至25日,晋源区300余名村(社区)“两委”主干、驻村第一书记、到村(社区)任职研究生、选调生等齐聚一堂,参加为期5天的全封闭式培训。本次培训通过“理论授课+研讨交流+现场取经”三维模式,精心为基层带头人打造“能力提升套餐”,激励“领头雁”们带着问题学、揣着思考走、憋着干劲比,在晋源大地上播撒乡村振兴的希望种子。
培训课堂上,省委党校教授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为题,借助“政策望远镜”解析发展大势。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发展集体经济、《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内容系统授课;业务骨干化身“政策明白人”,通过“三资管理典型案例解剖”“廉洁履职红线警示”等生动课程,把晦涩的“书面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让政策法规从“文件里”走进干部们的“心坎上”。
“以前总觉得‘三资’管理是财务的事,听完课才明白这是基层治理的‘钱袋子’‘命根子’。”晋祠镇万花堡村党支部书记陈振峰在笔记上认真写道,“回去就要把集体资产清查台账建起来,让每一分钱都晒在阳光下。”
在分组研讨环节,6个讨论组围绕基层常见的“老大难”问题展开热烈的“头脑风暴”。“我们社区老年人多,养老服务怎么破题?”“村集体经济薄弱,如何找到可持续的增收路子?”格林社区书记兼主任张磊提出的“资源整合”方案引发大家共鸣:“把辖区超市、医院、学校串联成‘15分钟便民圈’,党员带头认领服务岗,既盘活资源又凝聚人心。”这场“思想盛宴”不仅有观点交锋,更有诸多“金点子”落地。赤桥村党总支书记梁金柱分享的“党建+民宿旅游”模式,让邻村书记们眼前一亮:“我们村也有古建筑、农产品,回去就带着党员骨干考察学习!”
本次培训还精选了兄弟县区4个农村(社区)的先进典型作为观摩点,从“三治融合”示范村到“智慧社区”样板点,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在万柏林区西华苑社区观摩点,社区书记们围着“便民服务”流程图驻足讨论。“人家的‘红色物业’把小区治理得像家一样,咱们差在哪儿?”
“看到尖草坪区赵家山村集体年收入百万、万柏林区九院村‘文旅融合新发展模式’,既羡慕又着急。”武家寨村党总支书记刘超在观摩日记中写道,“回去就召开党员大会,探讨村集体发展的新思路,争取赶上新时代的‘红利’!”
培训结业式上,6名学员代表发言,共同承诺将把培训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华都社区书记闫文静分享“土味心得”:“社区工作要‘三心二意’——初心、耐心、细心,民意、民益。‘迈开腿,张开嘴,敞开听,晾开看’,用自己的‘辛苦系数’,换取居民的‘幸福指数’。”这一心声道出了基层干部的共同追求。
党建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带着群众干出来的口碑。如今,这批“领头雁”带着满满的“干货”返回岗位,在晋源区的田间地头、社区楼院,一场以党建为笔、以实干为墨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