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北京讯(祝阅武)2025年9月18日,北京展览馆彩旗招展,人流如织。以“和平运用科技,科技守护和平”为主题的2025北京国际两用先进技术装备展览会在这里隆重拉开帷幕。本届展会紧密契合全球科技发展与安全态势,汇聚了近150家国内外顶尖企业与科研机构,展览面积达15000平方米,集中展示在智能无人装备、反无人体系、雷达探测、网信产业、应急救援与后勤保障、新材料、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尖端技术成果与创新应用,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融汇前瞻科技与实战应用的行业盛宴。
高瞻远瞩,共话科技与和平
展会开幕式于上午9时30分举行,多位政府部门代表、行业专家、企业领袖及国际嘉宾出席。开幕式上,主办方代表在致辞中表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两用技术已成为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键力量。推动先进技术装备的创新与和平利用,不仅是世界科技进步的大势所趋,更是维护区域与全球稳定的重要基石。本届展会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促进技术共享、产业协作与理念融合,真正实现“科技赋能和平、创新驱动未来”的愿景。
硬核科技,亮点纷呈
走进展馆,各类高科技装备与应用场景令人应接不暇。展会根据不同技术领域划分了多个主题展区,系统化、场景化地呈现最新成果。
智能无人装备展区无疑是人气最高的区域之一。
尤为突出的是,本次展会特意加设了减灾应急装备的板块儿内容。是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森林草原火灾风险管理分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航空应急救援分会、应急安全网联合承担此项任务。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明光浩淼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极客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和普威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带来了从无人机、无人车到无人艇的系列化产品,突出展示了其在物流运输、地理测绘、安防巡逻等民用领域的成熟应用,同时也在模拟环境中演示了部分装备在复杂环境下的协同作业与智能决策能力。
反无人体系展区则聚焦“盾”的技术。随着低空经济快速发展,“黑飞”“乱飞”等安全隐患日益凸显。本届展出的多种新型反制系统,融合雷达探测、光电跟踪、射频干扰及导航诱骗等技术,可实现对非法无人机的快速发现、跟踪、识别与处置,有效提升低空安防能力。
在雷达探测与网信产业展区,多家科研院所与企业带来了最新一代的相控阵雷达、太赫兹成像雷达等产品,这些设备在气象监测、交通管理、防灾减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网络安全、通信抗干扰、数据加密等网信技术的集中展示,也凸显出信息安全在数字时代的基础性地位。
应急救援与后勤保障展区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既有高度智能化的应急指挥平台、移动式应急电源车、生命探测设备,也有专为极端环境设计的新型单兵防护装备、野战医疗方舱和高效后勤支援系统,充分体现科技对提升应急救援效率、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价值。
新材料与电子元器件展区虽“小”却“精”,展示了包括宽禁带半导体、碳纤维复合材料、特种陶瓷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以及高精度传感器、高端芯片、微波元件等关键基础元器件。这些产品虽不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却是众多高端装备不可或缺的“工业粮食”,其技术突破深刻影响着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沉浸体验,洞察未来
除了静态展示,本届展会格外注重互动性与体验感。多家展商设置了虚拟现实(VR)体验、人机交互演示、模拟操作平台等环节,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例如,观众可以坐上模拟操控台,体验远程驾驶无人车辆;也可以通过AR眼镜,直观了解复杂机械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展会期间,还举办了多场高水平专题论坛和技术交流会,议题涵盖低空经济政策与创新、网络安全挑战与应对、应急救援产业创新合作等热点方向。来自军方、政府、学术界及产业界的代表将齐聚一堂,共商技术发展路径与应用合作新模式。
据悉,开展首日已达成多项初步合作意向,多家单位在现场举行了签约仪式,涉及技术开发、市场推广、战略合作等多个层面,充分彰显了展会的平台价值与产业带动效应。
科技赋能,守护未来
2025北京国际两用先进技术装备展览会不仅是一场技术的盛会,更是一次理念的传播。它清晰传递出这样的信号:科技本身并无属性,其价值取决于应用的方式与目的。推动两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根本目的在于以科技之力增进人类福祉、维护普遍安全。
在为期三天的展会中,这座位于北京西直门外的经典展馆,将成为观察中国乃至全球两用技术发展风向的重要窗口。相信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展示,将进一步凝聚共识、促进合作,让前沿科技更好服务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