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

随想随融:第十一章 融悟“自朴”之德

2025-10-03 11:21:06    来源:中国应急安全网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讲:“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11224704573795334_5.jpg

在第五十七章中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第六十七章中讲:“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等等。

从这些论述中,可以感悟到老子倡导的自朴之德:“俭”者,主意为勤俭、节俭、节省。“朴”者,主意为纯朴、质朴、朴实。“素”者,主意为素净、素雅、不奢华。这三者的主要涵义,有相似、相近、相同、相通、相容、相和、相合、相融之处,都是对“道”,及其所生万物的素朴的融性本质及道德品行的反映、概括和阐释。

11225810827882825_5.png

第一、“道”,及其所生万物的这三种融性的本性和德品,主要体现为“道”的“法自然”“无名之朴”“不欲以静”“无欲无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以及“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为而不争”“主而不宰”等融性的本质、特性和德品。从作为这些本质、特性和德品之本体的“道”的形成原因,及其运动、发展和作用过程分析,老子所讲的“道之为物”“有物混成”“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混而为一”“复归于朴”“敝不成新”“周行不殆”,等等,就是对为物之道的因融而生,及其运动、发展和作用过程的分析。

第二、“道”的形成、存在、运动和发展之根本原因,就在于其诸多形成资源或构成要素的共同融性化运动,而这一“运动”之成因,就在于运动要素本身所具有的融性或可融性本质、特性、德品和功能。“道”的形成形成资源或构成要素的融性本质、特性和德品,通过融性化运动,对象化或融变、融化为“道”的融性本质、特性和德品;“道”的融性本质、特性和德品,又通过融性化运动,对象化或融变、融化为“道”所生万物的融性本质、特性和德品,并“复归于朴”,“周行不殆”,“敝不成新”,融续发展。(待续)(撰稿:融者融)

[编辑:邹厚虎]
免责声明:应急安全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新闻

安全重于泰山
文明交通
消防安全
关于我们
中国应急安全网是由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通过整合即时权威资讯,以全媒体报道模式,全面介绍中国应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突发事件,为创造安全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应急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合作:18910092677  15811513338
电话:010-85795675
微信:18910092677
QQ:962409631
邮箱:china_yjaq@163.co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官方微博

网站简介| 组织架构| 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志愿者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主管单位: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应急安全人才教育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100926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430号

京ICP备190223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688号

版权所有:北京匡正应急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 YJA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