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陕西讯(郭晋成 通讯员刘涛)盛夏时节,走进绥德县白家硷镇东贺家石村党氏庄园,层层叠叠的窑洞群落已修缮一新,青砖灰瓦间的历史肌理清晰可辨,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党氏庄园是绥德县现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由党氏六辈人历时百年营建。鼎盛时期这里曾有72院窑洞,现存14院126孔窑洞,被誉为“陕北民间故宫”。2013年5月,党氏庄园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以来,绥德县先后争取资金3000余万元,对14院126孔窑洞进行修复,并于2024年5月完工。“修复不是重建,而是与历史对话。”项目负责人介绍,修复过程严格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工匠们用传统技法补全风化的砖雕,以古法配比调制泥浆加固窑洞墙体,确保每一处修缮都符合清代建筑规制。
如今,武举人党应阳宅院的“武魁”门匾重焕光泽,曾被岁月模糊的“平安即福”题刻清晰可辨。14座院落既保留了“层层递升、互联互通”的原始布局,又暗藏现代消防与安防设施,实现了“修旧如旧”与安全实用的平衡。
依托14院窑洞的差异化特色,东贺家石村规划了多元文化业态:把保存完好的“花花大门”院落作为影视拍摄取景地,将依山而建的窑洞改造为精品民宿,在路边院落经营小吃……游客来了有景观看、有故事听、有美食品。
为了发展多元经济,东贺家石村还专门修建了写生基地,设置60个床位,配套画室、展厅及餐饮、娱乐设施,打造出门即见“窑洞连珠成串、梯田环绕山腰”的独特景致。
东贺家石村党支部书记党来强介绍,修复党氏庄园不仅保护了文化遗产,还带动了村民就业,吸引许多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
这座承载着六代人记忆的建筑,正以崭新姿态讲述着传统与现代共生的陕北故事。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