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

随想随融:融之心

2025-08-22 17:18:18    来源:中国应急安全网    

《五绝·山村悦》

山村如美画,绿水绕山洼。

避暑来休假,清心品果茶。

举目峭崖峡,低头赏赞花。

蝉声传鍥语,柳下醉秋华。

融者融!

18122870191051192_5.jpg

随想随融:融之心。

一是指人的心脏或大脑的融性本质和功能,及其融性化运动的过程和规律。心脏是维持生命重要器官,它的融性化运动的效能、效率、状态和可融续性如何,直接决定着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可以说,没有心脏的融性化运动,人无法正常健康地生活,也无法有大脑的正常思维活动,更不可能融生各种融性的“德”,以及心理素养和思维。没有这些融性的“德”、心理素养和思维,人的整个生命、人生,又有何存在的价值?植物人、傻子,也只能枉活一生!而且,即使是健全、健康、非常聪慧、能力很强的人,如果没有融性的“德”心理素养和思维,很难有融性的行为。

二是指人的融性心理。即:人类在融性的生活和发展实践中,形成和持有的具有融生性、融存性、融动性、融系性、融突性、融通性、融容性、融洽性、融和性、融会性、融汇性、融集性、融聚性、融合性、融化性、融变性、融承性、融变性、融新性、融兴性、融荣性和融续性的心理。或者说,人的融性心理,主要是这些融性的统一体,或融合体。

其中还包括:清纯平静、朴素廉洁、真实正直、通容和合、豁达开放,慈爱仁义善良忠孝、诚信负责、克己奉公、锐意创新等有利于融性化生存与发展的,可与人、与社会、与大自然互融、共融、续融的心情、心态、心境、心思、心愿、心念;以及相应的融性心理需求、诉求、愿望、意识、意念和信念,等等。

三是人的自然融性、人为融性、社会融性、实践融性的统一体,或融合体;或是客观融性与主观融性的统一,或融合。这种“统一”或“融合”,是人与社会和大自然,及其各类实践活动的自融性、互融性、共融性、懿融性和续融性得以融生与融续的基础。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分析,人的融性心理及其活动,也是促进或实现整个人类及其社会与大自然的共同可融性化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可以说:人之初,性本无、本空,本容、本和、本合、本融,融而生善、蓄德、养廉、有爱、有信、正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自然生命物质的融性化运动,以及人生(人的生命运动和实践活动)是否能容、和、合、融之于自然,以及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融之有人,有性;不融无人,也无人之性;容之为容性,不容为斥性;和之为和性,不和为争性;合之为整体性,不合为分散性;融之为善性,不融为恶性;融而生善,善而除恶,人性之始然也。

由此可见,人的融性本质,就是人自身的融性与其生存与发展要素的、他人的、社会的、实践的、大自然的融性的统一体,或融合体。(待续)

撰稿:融者融 

[编辑:邹厚虎]
免责声明:应急安全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新闻

安全重于泰山
文明交通
消防安全
关于我们
中国应急安全网是由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通过整合即时权威资讯,以全媒体报道模式,全面介绍中国应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突发事件,为创造安全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应急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合作:18910092677  15811513338
电话:010-85795675
微信:18910092677
QQ:962409631
邮箱:china_yjaq@163.co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官方微博

网站简介| 组织架构| 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志愿者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主管单位: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应急安全人才教育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100926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430号

京ICP备190223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688号

版权所有:北京匡正应急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 YJA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